3-2 What Keep Us and Other Organisms Alive?
科學的研究顯示支持地球生活的制度有彼此互動的四個主要的球系統-空氣.水圈.陸圈.和生存範圍。(3.2.1.1)
對流層,包含氮(78%的總體積)和氧(21%)組成的空氣剩餘的1%包含水氣,二氧化碳,和甲烷。(3.2.1.2)
同溫層(臭氧層),包含臭氧可過濾有害的紫外線以保護生物存活。(3.2.1.3)
水圈分液態水,冰和在大氣的水蒸汽大多數的水在海洋,覆蓋大約71%的地球。(3.2.1.4)
地圈包含地殼、地函和地核,岩石圈是地殼和上半部地函所組成的。(3.2.1.5)
生物圈的範圍是有生物存活的地方。(3.2.1.6)
生命存在於陸地和水中,陸地的部分分為森林、沙漠和草原。(3.2.2.1)
水域分為淡水區,例如湖泊和河流,海洋區,例如珊瑚礁,沿海河口(出海口)和深海。(3.2.2.2)
太陽能以熱的型式提供生物所需的能量(3.2.3.1)
物質的循環,以原子和離子或化合物的形式被生物有機體分解並再次循環(3.2.3.2)
萬有引力是地球保有大氣層並幫助空氣、水、土壤和生物體的移動和循環。(3.2.3.3)
太陽光以電磁玻的形式將能量傳送至地球。(3.2.4.1)
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影響生物圈的變化。(3.2.4.2)
溫室氣體水蒸氣、二氧化碳、甲浣和氮的氧化物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幫助大氣層下方和地球表面的溫熱。(3.2.4.3)
人類的活動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影響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升高,造成全球暖化的現象。.
(3.2.4.4)
3-7 How Do Scientists Study Ecosystems?
實地研究包含進入自然觀察,測量生態結構和發生了什麼。(3.7.1.1)
生態學者觀察物種有時他們在區域裡的一部分實行一個藉由隔離且改變一個變數的控制實驗,把結果與附近不變區域做比較。(3.7.1.2)
科學家利用飛機或衛星上的尖端照相機和搖桿裝置去掃描和蒐集地表上的料,並使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捕獲、儲存、分析且顯示地理或空間的基本資料。(3.7.1.3)
在地理資訊系統,地理和生態學空間數據可以電腦上被存放作為數字或作為圖像在計算機數據庫。(3.7.1.4)
科學家也使用地理資訊系統程式和數字式衛星圖像生產結合關於可變物的二維或三維地圖信息,例如土地利用與其他數據。(3.7.1.5)
科學家發行了全球性地球觀測系統系統(GEOSS)。(3.7.1.6)
生態學家在過去50年裡增加許多實地研究,藉由實驗室的研究,建立觀察和做生態系統和族群模型的測定。(3.7.2.1)
生態系統使科學家更容易控制實驗。(3.7.2.2)
實驗室研究的結果必須藉由實地研究來證實。(3.7.2.3)
生態學家已經開發出數學和其他模型來模擬生態系統,了解很多關於地球是如何運作。(3.7.3.1)
研究人員可以在他們的電腦模型改變變量 推斷出在環境情況上可能出現的改變變化 幫助預期期望環境驚奇 並分析各式各樣的替代方案有效的解決環境問題。
(3.7.3.2)
生態學家必須仔細的做實地研究和實驗室研究,以獲得基本的資料數據也必須確定關鍵變量之間的關係,它們將用來開發和測試生態系統模型。(3.7.3.3)
我們需要基準數據來觀測世界上的生態系統是如何變化,並做出有效的對策來防止它的退化與減緩。(3.7.4.1)
就像醫生以檢驗身體做為基準數據,如果健康狀況出了問題,醫生可以藉由新的檢驗與基準數據比較差異來變更治療方式。(3.7.4.2)
生態學家呼籲為世界上的生態系統建立一個大規模基準數據。(3.7.4.3)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2009年6月13日 星期六
補作業【核分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IyjNAUvXgk
核分裂:有些質量重的原子核並不安定,當受到外來的粒子撞擊後,會分裂成幾個質量較輕的原子核,稱為核分裂。(一個原子分裂成數個不同原子和放射線)
核融合: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在高溫的條件下,可以融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稱為核融合。(兩個原子形成一個原子)
核融合產生能量較巨大,但沒放射線
核分裂與核融合皆因反應後的總質量較反應前減少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釋放核能就是將原子核內的位能轉變成核反應後所生成粒子的動能,和電磁輻射的核能。
太陽的光和熱就是用核融合
核子發電廠用的就是何分裂
目前人類還無法利用核融合 因為產生的熱量人類無法控制
我記得核融合是4個氫合成一個氦 核分裂是鈾235,利用它衰變 產生之中子,撞擊安定的鈾238
核分裂:有些質量重的原子核並不安定,當受到外來的粒子撞擊後,會分裂成幾個質量較輕的原子核,稱為核分裂。(一個原子分裂成數個不同原子和放射線)
核融合: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在高溫的條件下,可以融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稱為核融合。(兩個原子形成一個原子)
核融合產生能量較巨大,但沒放射線
核分裂與核融合皆因反應後的總質量較反應前減少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釋放核能就是將原子核內的位能轉變成核反應後所生成粒子的動能,和電磁輻射的核能。
太陽的光和熱就是用核融合
核子發電廠用的就是何分裂
目前人類還無法利用核融合 因為產生的熱量人類無法控制
我記得核融合是4個氫合成一個氦 核分裂是鈾235,利用它衰變 產生之中子,撞擊安定的鈾238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地理第二章的作業
2-1什麼是科學?
科學: 科學是系統化、規律性的知識,科學是一種革命性的力量。
科學過程:辨識問題→找出已知部分→提出問題已調查→做實驗和收集數據→分析並找出模式→提出假說
來解釋數據→做出預測→做實驗→反覆更正假說並實驗→成為學說、定理。
2-2 什麼是物質?
解釋物質:物質是佔有空間,具有質量的。
「1」純物質
﹝1﹞原子: 原子,是化學元素最小組成單元,是組成分子和物質的。基本單元,它具有該元
素的化學性質。
﹝2﹞分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3﹞離子:帶電的粒子。
﹝4﹞化合物:固定比例的分子組成的物質。
「2」混何物:沒有固定沸點和熔點的物質。
「3」碳氫化合物、含氯之碳氫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組成有機世界中各個生命,包括動物和植物。
2-3 如何物質變化?
﹝1﹞物理變化:本質不變,大小.狀態改變。
﹝2﹞化學變化: 分子重新組合排列,但是本身的原子並沒有被破壞。
﹝3﹞核變化: 核變化是核內粒子數的變化,亦即核內粒子的重新排列組合
《1》放射性衰變: 放射性衰變是放射性元素自發地釋放放射
線和能量,最終轉化為其他穩定元素的過
程。
《2》核分裂: 有些質量重的原子核並不安定,當受到外來的
粒子撞擊後,會分裂成幾個質量較輕的原子
核,稱為核分裂。
《3》核融合: 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在高溫的條件下,可以融合
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稱為核融合。
2-4 什麼是能量和如何改變它的組成?
能量:物質和生物在做工
﹝1﹞位能: 倘若物體因所在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能量,此隨著物體
位置改變而改變的能量稱之為『位能』。
﹝2﹞動能: 物體因運動(有速度)而具有的能量,此能量稱之為『動能』。『無
速度(運動),無動能』
﹝3﹞熱能:能量轉換時必會造成熱能
1.熱力學第一定律當能量轉換在物理和化學變化,從一個形成另一個時,不會被創造或被減少(能量
不滅)。
2.熱力學第二定律當能量從一端轉到另一端時,進去的能量品質較出來的品質好;能量轉換的過程
中,有部分的能量會以熱的形式散失。
2-5 如何更永續的使用物質和能量?
永續發展是人類與自然錯綜複雜的關係中結合了環境、經濟與社會層面的一種綜合性發展觀念。我們的未
來有很多種可能,每種可能皆取決於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和生活態度。因此,為了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我們可
嘗試為台灣的未來描繪出一幅遠景,而這個遠景必須全國上下從此時此地開始劍及履及的遵循永續發展的原則才
可能實現。此外,一個永續發展的台灣,應該是在人與自然間達成平衡。且其內涵應包括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的
平衡、科技與人文之間的平衡、當代與下一世代的機會均衡、各群體之間的公平參與、權利與責任的均衡、中央
與地方的均衡、以及生活質與量的均衡等等。
在社會、環境及經濟整體考量基礎上改善生活條件,視經濟、社會與環境議題彼此連結,尋求完整而長遠的
策略,避免對未來造成危害而在今日採取行動,考慮環境與其承載能力,使所有決策能真正支持人類活動,在專
家與民眾的合作下作規劃,使規劃能符合民眾的需要。
我們如何更永續的利用物質能量?
1.節約能源如隨手關電源避免不要的浪費
2.避免污染如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空氣污染
3.清除污染如設立法規使工廠能把污染物經處理後再排放
4.回收分類如把垃圾減量再利用5.重複使用如減少消耗自然資源
六.對上課的意見
雖然說是為了讓學生回去有唸到書,而有了翻譯這項工作,但是實際上學生能學到的東西並不高,有的講不
清楚,有的我聽不太懂,這在學習上並不好,而且也很麻煩。
科學: 科學是系統化、規律性的知識,科學是一種革命性的力量。
科學過程:辨識問題→找出已知部分→提出問題已調查→做實驗和收集數據→分析並找出模式→提出假說
來解釋數據→做出預測→做實驗→反覆更正假說並實驗→成為學說、定理。
2-2 什麼是物質?
解釋物質:物質是佔有空間,具有質量的。
「1」純物質
﹝1﹞原子: 原子,是化學元素最小組成單元,是組成分子和物質的。基本單元,它具有該元
素的化學性質。
﹝2﹞分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3﹞離子:帶電的粒子。
﹝4﹞化合物:固定比例的分子組成的物質。
「2」混何物:沒有固定沸點和熔點的物質。
「3」碳氫化合物、含氯之碳氫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組成有機世界中各個生命,包括動物和植物。
2-3 如何物質變化?
﹝1﹞物理變化:本質不變,大小.狀態改變。
﹝2﹞化學變化: 分子重新組合排列,但是本身的原子並沒有被破壞。
﹝3﹞核變化: 核變化是核內粒子數的變化,亦即核內粒子的重新排列組合
《1》放射性衰變: 放射性衰變是放射性元素自發地釋放放射
線和能量,最終轉化為其他穩定元素的過
程。
《2》核分裂: 有些質量重的原子核並不安定,當受到外來的
粒子撞擊後,會分裂成幾個質量較輕的原子
核,稱為核分裂。
《3》核融合: 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在高溫的條件下,可以融合
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稱為核融合。
2-4 什麼是能量和如何改變它的組成?
能量:物質和生物在做工
﹝1﹞位能: 倘若物體因所在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能量,此隨著物體
位置改變而改變的能量稱之為『位能』。
﹝2﹞動能: 物體因運動(有速度)而具有的能量,此能量稱之為『動能』。『無
速度(運動),無動能』
﹝3﹞熱能:能量轉換時必會造成熱能
1.熱力學第一定律當能量轉換在物理和化學變化,從一個形成另一個時,不會被創造或被減少(能量
不滅)。
2.熱力學第二定律當能量從一端轉到另一端時,進去的能量品質較出來的品質好;能量轉換的過程
中,有部分的能量會以熱的形式散失。
2-5 如何更永續的使用物質和能量?
永續發展是人類與自然錯綜複雜的關係中結合了環境、經濟與社會層面的一種綜合性發展觀念。我們的未
來有很多種可能,每種可能皆取決於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和生活態度。因此,為了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我們可
嘗試為台灣的未來描繪出一幅遠景,而這個遠景必須全國上下從此時此地開始劍及履及的遵循永續發展的原則才
可能實現。此外,一個永續發展的台灣,應該是在人與自然間達成平衡。且其內涵應包括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的
平衡、科技與人文之間的平衡、當代與下一世代的機會均衡、各群體之間的公平參與、權利與責任的均衡、中央
與地方的均衡、以及生活質與量的均衡等等。
在社會、環境及經濟整體考量基礎上改善生活條件,視經濟、社會與環境議題彼此連結,尋求完整而長遠的
策略,避免對未來造成危害而在今日採取行動,考慮環境與其承載能力,使所有決策能真正支持人類活動,在專
家與民眾的合作下作規劃,使規劃能符合民眾的需要。
我們如何更永續的利用物質能量?
1.節約能源如隨手關電源避免不要的浪費
2.避免污染如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空氣污染
3.清除污染如設立法規使工廠能把污染物經處理後再排放
4.回收分類如把垃圾減量再利用5.重複使用如減少消耗自然資源
六.對上課的意見
雖然說是為了讓學生回去有唸到書,而有了翻譯這項工作,但是實際上學生能學到的東西並不高,有的講不
清楚,有的我聽不太懂,這在學習上並不好,而且也很麻煩。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第一次作業
1-1what is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y?
一個環境上可以永續發展的社會是什麼?
我們的生活和經濟都是依靠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和太陽能源來維持運作。藉著自然收入(如可再生資源,像是植物、動物及土壤)讓我們維持生活上的所需,而不會造成過度減少消耗自然資本,影響人與自然供給平衡。
1-2how c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ies grow economically?
環境上可以永續的社會如何讓經濟成長?
在提升我們的經濟同時必須考慮到環境的問題,要再兼顧環境和經濟雙取得平衡下發展,能夠使環境永續發展下的國家才有一定的基礎使經濟成長,在發展經濟下要考慮到自然成本的問題,例如對於環境的污染和回收再利用等等,所以每個國家應該先了解自己國家的自然成本接著評估,再開始經濟的建設,並以永續發展為優先出發。
1-3how ar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s affecting the earth?
我們的生態足跡如何影響著地球?
人為活動,使地球環境面臨嚴峻的考驗,氣候變化、海水溫度升高,科學家現在將人類影響環境的焦點,從陸地、河川轉移到海洋。地球有百分之四十一的海洋,受到人類活動的嚴重影響,只有百分之四保持原始狀態。提供我們的生態足跡增長和遍布地球表面,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本和可再生的資源,現在的生態足跡超出了地球的生物容量大約25%,人類的生態足跡,也就是文明發展所帶來的污染。
1-4what is pollution and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污染是什麼而我們能做些什麼?
科技所帶來的環境污染,是任何化學或物理變化改變了的環境,反而危及人類的健康與生存,克服環境污染成為科技重要的問題。環境保護以往注意污染防治的工作,現在則注重避免污染的發生。從而減少或消除污染物的產生,到預防污染或控制污染的輸出。再來是清除污染,其中包括清理或稀釋污染物。然而預防污染及處理污染都要併行去執行才能有效改善污染問題。
1-5why do we ha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我們有什麼環境問題?
環境資源的不當和過度使用,產生了許多像是冰川融化、溫室效應、氣候異常、物種滅絕、環境汙染、貧富差距的擴大…等問題。其中因為已開發國家(富有)的需求,造成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資源的過度使用和環境污染,人民過著貧窮且不健康的生活,死亡率偏高。而這些問題需要仰賴國家政府間的努力,未來才有改善的空間。
1-6what are four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可以永續的四項科學原則是什麼?
利用太陽能:太陽溫暖地球並且讓植物能行光合作用提供食物給植物體以及人類和其他生物。
生物多樣性:在整個地球的歷史中,生命已各種令人吃驚的形式呈現,他們包含了基因,存在於生態系中,提供自然的服務,以不同的方法產生無數的生命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狀況。
人口控制:人口競爭有限的資源,以不同的生命形式和地方限制來控制人口數量。
養分循環:自然循環中,動植物需要生存和再生產利用的物質的過程。
利用四項科學原則引導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經濟可能幫助我們達到永續性的環境發展。
一個環境上可以永續發展的社會是什麼?
我們的生活和經濟都是依靠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和太陽能源來維持運作。藉著自然收入(如可再生資源,像是植物、動物及土壤)讓我們維持生活上的所需,而不會造成過度減少消耗自然資本,影響人與自然供給平衡。
1-2how c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ies grow economically?
環境上可以永續的社會如何讓經濟成長?
在提升我們的經濟同時必須考慮到環境的問題,要再兼顧環境和經濟雙取得平衡下發展,能夠使環境永續發展下的國家才有一定的基礎使經濟成長,在發展經濟下要考慮到自然成本的問題,例如對於環境的污染和回收再利用等等,所以每個國家應該先了解自己國家的自然成本接著評估,再開始經濟的建設,並以永續發展為優先出發。
1-3how ar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s affecting the earth?
我們的生態足跡如何影響著地球?
人為活動,使地球環境面臨嚴峻的考驗,氣候變化、海水溫度升高,科學家現在將人類影響環境的焦點,從陸地、河川轉移到海洋。地球有百分之四十一的海洋,受到人類活動的嚴重影響,只有百分之四保持原始狀態。提供我們的生態足跡增長和遍布地球表面,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本和可再生的資源,現在的生態足跡超出了地球的生物容量大約25%,人類的生態足跡,也就是文明發展所帶來的污染。
1-4what is pollution and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污染是什麼而我們能做些什麼?
科技所帶來的環境污染,是任何化學或物理變化改變了的環境,反而危及人類的健康與生存,克服環境污染成為科技重要的問題。環境保護以往注意污染防治的工作,現在則注重避免污染的發生。從而減少或消除污染物的產生,到預防污染或控制污染的輸出。再來是清除污染,其中包括清理或稀釋污染物。然而預防污染及處理污染都要併行去執行才能有效改善污染問題。
1-5why do we ha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我們有什麼環境問題?
環境資源的不當和過度使用,產生了許多像是冰川融化、溫室效應、氣候異常、物種滅絕、環境汙染、貧富差距的擴大…等問題。其中因為已開發國家(富有)的需求,造成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資源的過度使用和環境污染,人民過著貧窮且不健康的生活,死亡率偏高。而這些問題需要仰賴國家政府間的努力,未來才有改善的空間。
1-6what are four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可以永續的四項科學原則是什麼?
利用太陽能:太陽溫暖地球並且讓植物能行光合作用提供食物給植物體以及人類和其他生物。
生物多樣性:在整個地球的歷史中,生命已各種令人吃驚的形式呈現,他們包含了基因,存在於生態系中,提供自然的服務,以不同的方法產生無數的生命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狀況。
人口控制:人口競爭有限的資源,以不同的生命形式和地方限制來控制人口數量。
養分循環:自然循環中,動植物需要生存和再生產利用的物質的過程。
利用四項科學原則引導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經濟可能幫助我們達到永續性的環境發展。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